首页
景区
专题
年卡
小程序
首页
>
专题
>
广东
>
广东古建筑景区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广东古建筑景点
梅关古道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山川
古建筑
遗址
梅关位于距南雄市约30公里梅岭顶部。梅岭为五岭(大庚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之一大庚岭东段,大庚岭横亘广东、江西两省之间,全长200多公里。梅岭海拨只有400多米,但它处于大庚岭之咽喉,地势险要。在秦朝以前,五岭之南属南蛮之地,被古王朝列为疆域之外,那时的岭南车马不通,人烟稀少。梅岭的得名相传是根据南迁越人首领梅绢的姓氏得来的。在战国时期,中原战乱不堪,大批越人迁往岭南,其中一支以梅绢为首的越人,翻山越岭来到大庚岭上,被眼的岭南风光所吸引,决定在梅岭一带安营扎寨,他们发扬了越人勇敢顽强、刻苦坚韧的民族传统,艰苦创业,使这带迅速兴盛起来。因为梅绢是首率队的拓荒者,后来又因破秦有功而受项王封为十万户侯,因此人们就把这一带称之为梅岭。梅岭在岭南经济文化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
南头古城(新安故城)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镇
新安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天桥北,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又称“南头古城”。南头古城地处珠江入海口东岸,为历代岭南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亦是深港澳地区的历史源头。古朴雄伟的南头古城,是岭南古文化的宝贵遗存,它经历并记录了深圳、南头地区的历史风云。南头新安古城位于深圳南头区腹地680米500米。现南北城墙尚存基址,南城门保存完好。南门底宽10米,高4米半,城楼已毁。拱形城门上有一块长方形石块,上用小篆阴刻“宁南”二字。古朴雄伟的南头古城,是岭南古文化的宝贵遗存,它经历并记录着深圳地区的历史变迁。据测量,该城城基是用黄泥砂土堆筑的,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四周有濠沟围绕,极具考古和科研价值。
南社明清古村落(4A)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镇
南社立村于南宋末年,现今保存大量的明清古建筑,有祠堂25间,古民居100多间,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正在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落以水塘为中心,两岸祠堂林立,影影绰绰。巷道曲幽,民居密布,古韵清悠。古榕婆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村内保留大量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及陶塑等古建筑构件,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周围的农田也大量保存,保持清新的田园之风,有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成为东莞市、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广东省极具特色的文物旅游景点和休闲胜地。在东莞乡村保存着许多明清建筑,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是茶山南社村明清时代的古建筑群,有100多间民宅和25间宗祠,尤其是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资政邸、百岁坊、百岁翁祠、谢氏大宗祠等著名文物建筑。
马降龙碉楼群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园林
马降龙村落群距开平市区15公里,隶属开平市百合镇,由黄氏家族的永安、南安和关氏家族的庆临、河东、龙江5条自然村组成。永安村最早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村之初,这一带为河滩地,原名“丰岁”,寓意岁岁丰收。1949年后取名“马降龙”。黄关两族的海外乡亲众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澳大利亚。马降龙碉楼群背靠百足山,面临潭江水,村中建于20世纪初、至今保存完好的7座碉楼和8座西式别墅像一串珠链,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古林修竹间。身临其境,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景色迷人,令人有置身桃源仙境之感。2001年国务院公布开平碉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广东最美的地方”;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的50个地方”金奖、“广东最美的乡村”示范点和“广东省最佳旅游景区”。2007年6月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星湖旅游景区(5A)
自然风光
山川
古建筑
寺庙
江河湖泊
瀑布
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于肇庆城区东北18公里。因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学者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 。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又成为我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基地。1982年国务院又将星湖风景名胜区(含七星岩、鼎湖山)列为全国第一批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鼎湖山面积11.55平方公里,最高处的鸡笼山顶高1000.3米,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河岸林、沟谷常绿阔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灌丛草地等森林类型。
何仙姑旅游景区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古建筑
故居
何仙姑旅游景区又称小楼仙源,是增城八景之一。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小楼墟。该景区属于宗教文化型景区,人文资源独特,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道教“八仙”之中唯一女仙何仙姑的故乡。景区由何仙姑家庙、庙顶仙桃、仙姑井、黄岩仙洞、何仙姑塔、何仙姑钟楼、千年仙藤园(盘龙古藤)、吉洲岛及何氏梓里村、仙桂村等名胜景点组成。何仙姑家庙是增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朝,因战乱屡经修建。最后一次重建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家庙砖石台梁式结构,第一、三进13架出前廊为封火山墙;第二进四柱一间五架拜亭为硬山顶,其正脊和垂脊均有反翘装饰。
碉庄
文化古迹
古建筑
世界遗产
景区占地60余亩,由碉楼、祠堂、古镇风情街、民族艺术以及五邑文化大舞台等建筑组成。景区内大量运用砖雕、灰雕、石雕、木雕及陶塑等传统工艺,更有能工巧匠绘制的大量民间壁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参天古树更将景区内各个建筑有机结合,移步换景,景景相连,景在人中,人在景中,让人仿如置身于一幅精美画卷中。碉庄内多种巧夺天工的岭南民间技艺云集,在这里,久违了的糖画、捏面人、草编、烧玻璃等濒临失传的手工技艺让你仿如回到童年市集,你可以观看其制作过程,更可亲自动手,为自己或爱人制作一份礼物。碉庄突出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与景观...
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区(4A)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古建筑
陵墓陵园
故居
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拥有冼太夫人文化核心的冼墓(隋谯国夫人墓,茂名地区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冼庙(娘娘庙,是与冼太夫人墓城同期的隋代古庙,是历史上最早的冼太夫人庙)、冼府(山兜丁村)。在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娘娘庙的两次修葺及核心景区的设施建设中,景区遵循尊重历史、精益求精的原则,尽心竭力打造历史文化名人名胜景区,得到了时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慎海雄同志的高度评价,称赞为“规划有国际视野”。广东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称之为:“民营企业文物保护的范例”。
茂德公大观园
古建筑
古街
古镇
文化古迹
茂德公大观园坐落于广东省雷州市龙门镇足荣村,项目占地面积118亩。以辣酱文化为基础,重现雷州半岛传统酿酒、制酱、制糖、制瓷、石雕工艺。茂德公大观园坐落于广东省雷州市龙门镇足荣村,项目占地面积118亩。以辣酱文化为基础,重现雷州半岛传统酿酒、制酱、制糖、制瓷、石雕工艺。大观园以雷州文化为基础,嫁接了国内“东南西北”不同地区的特色建筑,其中有东部的代表建筑徽派大宅,北部的代表建筑蒙古包,西部的代表建筑窑洞,南部单体雷派建筑“三间屋”。“三间屋”是以茂德公夫妇的故居为参照,放大40倍后修建而成。目前,大观园还拥有“乡村诗歌雕塑园”、主题餐厅“红网餐厅”、以手作为主题的酒店“天工院”、雷州小吃“食工坊”、“牵手广场”等。
燕山风景区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山川
古建筑
地质景观
溶洞
怀集燕山风景区位于怀集县城40多公里的桥头燕岩,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燕岩总面积28000多平方米,为广东溶洞之冠。岩洞内千姿百态,景致万千,洞里栖息的金丝燕数以万计,每年六月初六为怀集燕子节, 成千上万游客前往观尝桥头风光,当地人登洞攀岩掏取燕窝的绝技和惊险神奇的景象,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观”。六月初六是燕岩采燕、男女对歌、搭棚唱戏之佳日,于此日前去揽胜者络绎不绝。抵燕 岩,人头涌动。张目四顾,但见洞口高大,岩内宽敞;石桥流水,山溪缓缓,穿越岩腹。石柱石幔,石笋石乳构成“将军骑马”、“三妹放歌”等众多景观,维妙维肖,令人目不暇给。
玉龙寨
文化古迹
公园
古建筑
古镇
户外拓展
作为德庆旅游第6个正式接待游客的玉龙寨景区,位于德庆县悦城镇罗洪村,是一个岭南古村落,也是该县确立的农村综合改革示范村。据介绍,景区主要由两大块组成:一是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和古老的历史文化;二是广东田野大草原。罗洪村还流行一种奇特的古方言“鸟语”,村民讲起话来,只有他们互相听得懂,外面来的人听他们讲话时,简直就像听“小鸟在唱歌”。此外,罗洪村里还有古康州(现在的德庆县)、玉龙履恕公祠、玉龙泉、追子井等。田野大草原是近万亩一望无际的辽阔田野,春天,绿油油的禾苗形成草浪翻滚;夏天,金黄色的稻穗变成金黄色的草海;秋天,银白色的稻花变幻成无际的白浪银滩;冬天,油菜花构成草与花的海洋。罗洪村整村群众都是姓莫的,因此,这里的莫氏大宗祠几百年来都是人们参拜状元的圣地。
肇庆三元塔
文化古迹
公园
古建筑
肇庆三元塔座落在德城镇东3公里风景秀丽的白沙山上。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州人祈求在各级科举考试上头名,榜中“三元”得名。塔平面八角、高53米。为外九层内分十七层的阁式砖室塔, 墙壁厚3米,壁庵几何图形均称美观。穿壁绕平座结构。基础用红砂岩和花岗岩建造。檐梁、角柱、门帮颜色红白相间。须弥座各面刻有浮雕图案,转角处均雕饰神态各异的托塔力士。塔表批荡用料和工艺十分讲究,传说批荡塔身的时候,工匠按照“许新不许旧”的严格要求,选用的不是一般的土朱灰浆,而是名贵的银朱灰浆,因此,虽经历了400年的风雨雷电袭击,但至今仍鲜艳如昔,有“只新不旧”之美誉。整个建筑,技法与艺术水平较高,有独特风格。据传说,塔身全部用银朱灰涂抹,有“只新不旧”之说,至今尚鲜艳如昔。著名书法家秦萼生为该塔亲笔题联:“蘸笔豪书光日月,凭栏高唱定风波”。
岭南印象园(4A)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古建筑
世界遗产
【岭南印象园梦幻来袭】在梦幻星空,遨游浩淼星际,感受无限大的星河云海;穿梭在梦幻花园,仿佛误入魔法世界般奇幻唯美;在深蓝秘境中历险,看海底两万里的蓝光奇境;在时空隧道中寻找四维空间与前世今生的千丝万缕;带你在奇幻景象中穿梭,感受最唯美又刺激的奇妙体验。邂逅机器人,瞬间跳进未来世界;前往悬浮隧道,感受那股让世间万物“飞”起来的神奇力量。在奇幻森林,开启一段精彩的丛林奇遇。【景区亮点1 建筑特色】岭南印象园突出原生的岭南文化和乡土景观,建筑设计传承岭南经典建筑风格又不局限于古村落的仿建,随处可见的镬耳墙与玻璃钢框混搭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
南风古灶旅游区(4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镇
南风古灶是石湾陶瓷业繁盛时期生产技术进步的产物,是我国南方陶瓷生产技术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对石湾陶瓷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五百年来窑火不绝,生产不断,完好保存至今。邻侧的高灶也是与南风古灶同年代建成的同类龙窑。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认为:“南风古灶及高灶,确实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奇迹”,“对研究陶瓷生产技术和陶瓷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在我国陶瓷文物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为我国陶瓷史留下一份珍贵的遗产。”2001年7月国务院公布南风古灶及高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久,又被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被誉为“活的文物”。传统技艺南风古灶景区内,汇聚了山公微雕、古作车拉坯、拍大缸、打草鞋等传统工艺精华,又集合了舞狮、武术、粤剧、剪纸等民间艺术精粹,每天都吸引了大批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个世界陶文化圣地寻陶根,找陶魂,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陈家祠(4A)
古建筑
文化古迹
陈家祠,位于广州的中山七路。光绪十四年(1888年)筹建,光绪十二年(1894年)建成,历时七年。是当时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的合族祠堂,因接受本族各地读书人来广州应科举考试时居住,又称陈氏书院。因祠堂落成后,一直作为陈姓子弟读书办学的地方,故又称陈氏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后,书院改为陈氏实业学堂。民间期间,这里先后为文范学校、广东体育专科学校和聚贤中学。1950年设立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1957年,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并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全面维修管理。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
鼎湖山(4A)
佛教
宗教
寺庙
山川
文化古迹
自然风光
公园
游乐场
古建筑
水上玩乐
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于肇庆城区东北18公里。因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学者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1956年。1979”计划的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基地。这里有野生高等植物1856种,其中珍稀濒危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3种;以鼎湖山为原生地的植物有30种。鼎湖山多样的生态和丰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因此这里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很多,有鸟类178种,兽类38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15种,1998年12月,经中南林学院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测定105600个/立方厘米。
沙湾古镇(4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镇
水乡
沙湾镇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间艺术饮誉南国。沙湾文化是以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为主体的水乡文化,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是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音乐之乡”、“飘色之乡”、“中国龙狮之乡”、“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民间雕塑之乡”、“广东省古村落”。古镇的每一点点细节都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就像屋顶的九龙之子朝凤,站立在宅子的顶端,感觉就像一个凶猛的守护者在守护着家人的平安。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文风鼎盛,名家辈出,是珠三角中心广府文化的杰出代表,这里的飘色闻名远遐且被誉为南国艺术奇葩。
千年瑶寨(4A)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镇
梯田
千年瑶寨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境内,瑶族文化历史悠久,薪传不绝,内涵丰富,风情浓郁,瑶族同胞能歌善舞。瑶族“耍歌堂”、“长鼓舞”、“瑶族婚俗”接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瑶族婚俗、排瑶民歌、瑶族刺绣均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千年瑶寨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同时被列入国务院旅游发展重点保护区域,并于2014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也即将启动。
余荫山房(4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园林
余荫山房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南村,是清道光年间举人邬燕山为纪念其祖父邬余荫而建的私家花园,取名余荫山房,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同治十年(1871年)建成。余荫山房占地面积1598平方米,坐北朝南,以廊桥为界,将园林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余荫山房吸收了苏杭庭院建筑艺术风格,整座园林布局灵巧精致,以“藏而不露”的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分别建筑了深柳堂、榄核厅、临池别馆、玲珑水榭、来薰亭、孔雀亭和廊桥等,在面积并不大的山林里,浓缩了园林的主要设施和景致,使有限的空间注入了幽深广阔的无限佳景。后余荫山房园主邬彬第四代孙在余荫山房的东侧建愉园,占地面积415平方米,布局更加巧妙,建筑更加紧凑。在愉园中可将余荫山房的景色尽收眼底。
桥溪古韵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镇
桥溪古韵位于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广东省名胜风景区的阴那山五指峰西麓,毗邻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茶田景区,2002年被列入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认定为第三批“广东省古村落”。桥溪古韵开村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是客家民俗自然村,有名的侨乡村和革命老区。村内四面环山、奇峰秀顶,树木苍翠、山花烂漫,山泉清澈、美景天成,山水生态优美。经历数百年的艰苦创业,营造了富有浓郁客家风情的自然村落,村内列入保护的16处单体建筑(遗址),其中13座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或依山就势,或临溪而建,古味十足,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展示着客家迁徙、客家民俗、华侨史、革命史,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的保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梅溪牌坊
古建筑
文化古迹
遗址
梅溪石牌坊坐落“陈芳花园”旧址,位于广东珠海市前山镇梅溪村,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和十七年(1891年)。现存3座,是光绪帝为表彰清朝驻夏威夷领事陈芳及其父母等人造福桑梓而赐建的,于1987年被列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梅溪牌坊用花岗岩制造,中西合璧的艺术造型,恰到好处的力学结构和精美的雕刻装饰。中国牌坊艺术展馆更是汇聚了中国现存的牌坊精品模型。据珠海市常委、宣传部长黄晓东介绍,这是珠海“海派历史文化”的缩影。牌坊梅溪牌坊挺拔秀丽,它以纯粹的花岗岩为材料,雕刻有瑞兽、花果、八仙等大量民间图腾元素,在结构上暗合西洋技艺,充分体现出了应用建筑力学为艺术服务的精髓。
故乡里主题公园(4A)
主题公园
公园
古建筑
文化古迹
故乡里主题公园隶属碧桂园集团。创建于2005年8月,占地200余亩,首期开发120亩。景区主要分岭南古建筑群、祖辈生活展、百艺坊、拓展竞技场、农庄五个区域。故乡里是南中国独具岭南特色的文化村,建筑风格以岭南水乡风貌为基础,采用原址搬迁的方式,直接选取来自岭南水乡古镇的、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古旧材料,真实再现岭南水乡古村镇的传统风貌和发展史,古建筑群落展现、民俗风情表演及休闲游乐为一体的古时村落,逼真再现清末民初祖辈生活的场景。是广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之一。 故乡里在规划上沿袭岭南传统建筑园林精髓,结合“枕山环水”、“天人合一”的风水理念,融合强烈的宗族制度与耕读文化,完美的阐述了岭南水乡特有的脉络布局。其中更荟萃祠堂庙宇、宅第民居、碉楼文阁等传统建筑,并全部采用珠三角洲古旧建材,以传统手工艺建造而成,一砖一瓦均凝聚着浓厚的岭南发展史,印记祖辈生活的痕迹,呈现岭南建筑神韵之大成。
德安里(3A)
古建筑
故居
文化古迹
方耀故居即德安里,在普宁市洪阳镇区东南,为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府第。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陆续用二十年时间建成,包括老寨、中寨和新德安里,及绍园。老寨建筑格局为“百鸟朝凰”,中寨和新德安里为“四马拖车”,三寨相连,房屋773间,外置护寨河,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是广东省内罕见的大型府第式建筑组群。德安里位于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区东南,为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府第,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陆续用20年时间建成,分“老寨”、“中寨”和“新德安里”三部分。 建筑格局老寨俗称“百鸟朝凰”,中寨与新德安里为“四马拖车”,三寨相连,房屋773间,外置护寨河,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
淡浮院(4A)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园林
潮州淡浮文物收藏院秉承弘扬中华文化,沟通两岸关系,促进中泰文化交流的宗旨,由泰国春府博他耶(钦赐)淡浮院院长郭丰源先生倡议,众多海内外俊彦热烈响应捐资建设的一座开放式收藏院。淡浮收藏院是泰国春府博他耶(钦赐)淡浮院长郭丰源先生倡建,自然景观、建筑景观、淡浮文化景观交融,集文物收藏、文化交流、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恩》,这是一件重100吨、高5米的大型花纲岩雕塑作品,是根据潮州淡浮院的院长砚峰山人李闻海先生的创意雕刻的。作品是由两条弧线勾勒出来的,一位是怀了孩子的妈妈,一位是驼了背的妈妈,中间写着这样一段话:“妈妈把青春留给了我们,把岁月留给了自己。” 自古以来,我们从祖先的歌颂中就可以得知:这一种对亲情的感恩由来已久。砚峰书院内的《恩》雕塑,是当代中国人对母亲感恩,对亲情感恩的最直观的体现。
南海神庙(4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位于黄埔南岗镇庙头村。南海神庙是古代帝皇祭海的场所,创建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自隋唐以来,历代皇帝都派官员到庙中举行祭典,留下不少珍贵的碑刻,有“南方碑林”之称。南海神庙又是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史迹,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庙内现存文物众多,广州市古树名木的第1至第8号均在神庙内 ,如位于庙西的一棵皂荚树已有390年历史,其它几株木棉、海红豆等树龄均在200年以上。庙西章丘岗上有“浴日亭”,宋元时羊城八景之一“扶胥浴日”即指此处,亭内立有苏东坡诗碑。南海神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农历二月的“波罗诞”。
开平碉楼(4A)
世界遗产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可以说,开平作为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她的特色在碉楼上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对碉楼资源进行保护和挖掘,对于研究华侨史和建筑艺术,对于开发旅游资源和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
佗城
古建筑
古镇
故居
文化古迹
佗城景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千年古县”—龙川县佗城镇。佗城,原称龙川城,是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设县治所所在地。为纪念首任县令后为“南越王”的赵佗,故称为佗城。佗城是“世界客家古邑、岭南文化名城”,”,至今已有2225年历史,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的美称,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佗城虽经历千年沧桑,但至今仍保存有秦朝时期的越王井、赵佗故居;唐代的正相塔;宋代的越王庙、古城墙、循州治所;明代的城隍庙;清代的学宫、考棚等100多处文物古迹。仅有四万人口的佗城镇,就有179个姓,其中二千多人的佗城村就有140个姓,是全国罕见的。佗城又是全国学宫与考棚共存的四个地方(广东龙川、河北定州、安徽绩溪、云南建水)之一。佗城有历史记载的姓氏古祠堂89间,现仍存48间,誉为“中华姓氏古祠堂博物馆”。 佗城景区是“岭南客家之源,赵佗兴王之地,科举文化之窗”。
东莞可园(4A)
自然风光
公园
古建筑
园林
东莞可园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台称广东近代四大名园。它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 年),特点是面积小、设计精巧,把住宅、客厅 、别墅、庭院、花园、书斋,艺术地 合在一起。在三亩三(2204平方)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树,堂轩院,一并俱全。它雕是木石、青砖结构,但建筑十分讲究,窗雕、栏杆、美人靠,甚至地板亦各俱风格。它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基调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逼,静中有趣,幽而有芳。加上摆设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极富南方特色,是广东园林的珍品。可园创建人张敬修投笔从戎,官至江西按察歙署理布政使,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又广邀文人雅集,使可园面为广东近代的文化策源地之一。居巢、居廉在可园十年创建造没骨法、撞粉法画花鸟画家,并予传授,为岭南画派开创先河。今天,可园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不断完善,更加可人。
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宗教
活动
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是700——崖山行宫所在。1279年,也就是七百多年前,宋元两军在这里上演了一场震古烁今的大海战。双方共投入兵力多达20多万、1600多艘战船和1000多艘民船……。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呈半月型,雄峙崖山,背山面海,紧紧扼守着崖门出海水道历来是广东沿海地区边防要塞,虽然经历了战争硝烟的干扰,但各种设备设施保留得十分完整,里面一草一木是历史时代的见证者。这里同时也是《让子弹飞》外景拍摄地。崖门古战场作为崖山一带历史的凝聚地,千百年来,丰富的民间活动,文化传统,依旧代代相传,成为一笔不可估量的文化遗产!
南沙天后宫(5A)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古建筑
遗址
演出
南沙天后宫位于大角山东南麓,紧临珠江出海口伶仃洋,依山傍水、钟灵毓秀,其建筑依山势层叠而上,殿宇辉煌,楼阁雄伟,集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与南京中山陵的建筑气势于一体,是一个以妈祖文化为主题的景区,于2015年获批了国家AAAA级景区。天后宫的前身是建于明代在鹿颈村的天妃古庙,清乾隆年间经修复后,定名为元君古庙,抗战时期被日寇飞机炸毁。1994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知名人士霍英东先生倡议并捐资重建南沙天后宫,于1996年5月10日(农历三月廿三)举行盛大的开光仪式。整个天后宫可分为天后宫广场和宫殿建筑群两个部份。矗立在天后宫广场的巨型天后石雕圣像,是为纪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高达14.5米,用365块花岗岩石砌成,象征着天后娘娘在一年365天中都保佑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麒麟阁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博物馆
麒麟阁取意自汉代名阁,其设计风格突出五大元素:来自太医院的宫廷元素、来自潮汕的岭南元素、来自海派文化的江南元素、集成三大名楼的建筑元素和来自太安堂的医药元素。主体采用明五暗九的层级关系,外观五层五重檐,内含四个夹层,实际共九层。建筑基座采用三层分级的形式,层层收缩层层上升以烘托建筑的高达与宏伟,使得楼阁的稳重感与庄严感更加强烈。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热门分类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山川
古建筑
展馆
玩乐
博物馆
江河湖泊
生活休闲
寺庙
儿童乐园
农家度假
地质景观
主题乐园
户外拓展
峡谷
遗址
森林公园
主题公园
森林
瀑布
水上玩乐
庄园
生态园
度假村
公园
展览馆
佛教
体验馆
世界遗产
宗教
游乐场
漂流
雕像
古镇
采摘
酒庄
陶艺
动物园
骑马
运动健身
网站仅做展示,景区年卡工具请使用微信小程序“
卡里旅游 ”